0315-4558179
隨著漁業的迅速發展,尤其是內陸水域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和高密度精養技術的運用,水產養殖的總產和單產迅速提高,與此同時,各種養殖病害也在不斷增加,養殖用藥的投入在生產成本中的比重增加很快。
在魚病防治的生產實踐中,除提倡使用綜合防治技術,堅持“全面預防,綜合治療”的方針,強調“以防為主,防重于治,防治結合”的原則外,綜合考慮影響魚藥使用效果的內、外在因素,以達到降低魚用藥物的使用成本,提高魚病防治效果是水產科技人員工作的重要方面。重慶水產養殖將概述影響魚藥使用效果的內、外兩方面的因素。通過合理用藥與適時用藥,達到提高魚用藥物的使用效果目的。
一、影響魚藥使用效果的內在因素
1、藥物的劑型
研究和生產實踐證明,不同的藥物其療效和劑型有關,不同劑型的藥物盡管其藥物當量相同,但它們的藥效強度不一定相等。如穩定二氧化氯水溶液比A、B兩種粉劑混合生成二氧化氯要方便,且效果好。
2、藥物的物理性質
影響藥物使用效果的物理性質有藥物的揮發性、水溶性、脂溶性和吸附力等。漂白粉應避免日光、熱和潮濕的環境;三氯異氰尿酸(強氯精)在酸性條件下較穩定,不能與油脂類混合使用。溶解硫酸銅時的水溫不易超過60℃,否則會失效。
3、藥物的化學性質
絕大多數藥物通過參加水生動、植物機體的生化過程而發揮其藥理作用。影響藥物發揮作用的化學性質有藥物的酸堿度、穩定性、藥物的離解度以及藥物與金屬的置換反應等。如高錳酸鉀與甘油、乙醇和活性炭等接觸易發生爆炸。硫酸銅易與鐵制容器發生置換反應,析出單質銅而失效。
4、不同藥物間的作用
不同藥物間的作用主要有兩種形式,一種是當兩種以上的藥物混合應用時,其效果可因協同作用而得到加強,另一種是當兩種以上的藥物混合應用時,其效果因拮抗作用而減弱。因此.在用藥實踐中考慮兩種藥物的協同作用時,要加強主藥的治療作用;考慮兩種藥物的拮抗作用時,可利用藥物的拮抗作用來抵消主藥的副作用。如用硫酸銅治療大中華魚蚤的寄生時,如果單用硫酸銅就殺不死它,常加入硫酸亞鐵,發揮兩種藥物的協同作用,使殺蟲效果大大提高。
5、藥物的劑量
藥物劑量影響藥效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含義,一方面不同養殖品種用藥濃度差異。如高錳酸鉀的藥浴濃度一般為20ppm~60ppm,但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浴中華鱉稚鱉只需18ppm。另一方面,在安全用藥的范圍內,藥效隨劑量的變化而發生變化,有時甚至發生質的變化。如用過氧乙酸溶液浸浴對蝦苗時,濃度只需0.0l%。
二、影響藥物使用效果的外在因素
1、養殖對象
(1)區別養殖病害的病原:找準病原,對癥下藥,辨證施治,也是提高魚病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。需調節水質時調節水質,需殺蟲時殺蟲,需殺菌時殺菌,需預防時預防,需治療時治療。例如在治療小瓜蟲病時,不能用食鹽或硫酸銅治療,食鹽或硫酸銅可使小瓜蟲形成孢囊而大量繁殖,不僅不能殺滅而且危害更大。
(2)區別養殖對象的種類:不同的養殖對象用藥不盡相同。常規養殖品種通常用生石灰、漂白粉、二氧化氯等藥物清塘、消毒、殺菌;蝦、蟹等特種水產養殖配合使用光臺細菌等水環境改良劑效果更佳。在高密度、集約化養殖中推廣中草藥、殺菌劑、殺蟲劑和生物制劑綜合使用。